新闻资讯

政策底后盈利底静待出现,哪些行业将困境反转?

政策底后盈利底静待出现,哪些行业将困境反转?

  未来出海仍然是我国药企的必经之路,产品力强和渠道能力强的出海药企有望获得先机。而集采已经从化学仿制药扩展到高值耗材、体外诊断等各个细分领域,医保谈判带来的悲观预期,也已经反映到相关公司的估值中。随着创新药械支持政策的出台,板块或将迎来新一轮成长。

  财政政策密集发力  相关行业资金面压力缓解

  2024年和财政支出相关的行业,还面临应收账款及坏账压力大、现金流偏紧的问题。其中,计算机行业和基建行业也是A股市场里为数不多的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的行业。

  12月重要会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,上周财政部表示“将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形势,适时进行科学设计和动态调整,梯次拿出我们的政策‘后手’”。预计3月两会将会明确财政支出力度,包括赤字率、特别国债等的信息。

  伴随逆周期政策发力,计算机板块将受益于宏观环境回暖。计算机行业下游to G/to B占比高,同时2024年不少头部公司已经做了人员优化,2025年不论是营收端还是成本端,都可能出现财报层面的修复。

  目前多模态大模型发展,主流模型日均Token已达万亿,国内AI应用需求爆发,字节豆包月活数量已位居全球前列。国内国产芯片进步迅速,配套智算中心的需求也不断提升。2024年字节跳动的资本开支达到800亿元,2025年有望达到1600亿元,包括900亿元的AI算力的采购,700亿元的IDC基建以及网络设备等,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将显著加速。

  此外,基建企业由于经营需要垫资,导致应收类资产体量较大,随着本轮化债政策落地促进资金回收,地方财政或边际好转带动央国企需求、经营质量等方面改善。2024年基建行业资金面整体承压,上半年专项债发行较慢,8-9月后开始加速。而财政部超10万亿元的一揽子化债方案推出之后,基建行业减值损失也可能会好于此前预期。

  同时行业现金流改善后,叠加市值管理要求,央国企分红能力和意愿也会强化。国资委明确表示将把提升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投资价值、强化投资者回报作为一项长期工作,对于长期破净的基建行业公司来说,基本面改善和股息回报也有望推动一轮估值抬升。就投资者而言,在指数化投资日趋流行的当下,通过配置上述对应行业的ETF,或许能够实现事半功倍。 

  (作者系某公募指数投资总监。文中基金仅为举例分析,不作买卖推荐。)

  • 连发30道预警后溢价率仍超38%,谁为跨境ETF的“三高”买单
  • 费城半导体指数跌1.3%:超微电脑、AMD跌超4%
  • 多因素支撑 信贷投放有望开门红
  • 75家人身险公司去年银保新单保费收入约7289亿元
  • Workday(WDAY):季度财务数据表现强劲,订阅收入增长16%
  • 美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对微软展开广泛调查 涉及人工智能产品等
  • 迈向全球化:2025年中国企业出海的关键趋势
  • A股放量下跌,释放什么信号?
  • 鑫苑置业盘中异动 下午盘快速拉升5.16%
  • 央行上海总部: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
  • 招银国际:维持吉利汽车“买入”评级 目标价升至19港元
  • 午盘:纳指下跌近600点 英伟达重挫14.9%
  • 政策底后盈利底静待出现,哪些行业将困境反转?的相关内容

    关键词: